找回密碼
 立即注册

QQ登錄

只需一步,快速開始

查看: 3780|回復: 2

201512言論不自由、攻擊陸生納保 台大政研所陸生:學弟妹別來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5-12-5 23:22:35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台大政治研究所陸生張逸帆,上周五於臉書發表一篇名為「你們的健保很好,但我從未向你們乞討」的文章,對於外界常質疑陸生「沒納稅,憑什麼加入健保」、「陸生納保會拖垮健保」,張逸帆於文章中表達了他的看法,但該文沒幾天後遭人檢舉被移除,連同之後的兩篇文章也是,臉書也因此被封鎖了24小時,此事引發諸多群眾對於台灣言論自由性的質疑。
張逸帆於文章中舉出6點對於在台四年間「健保限制陸生納保」的看法,他表示喜歡台灣的老師、朋友,但無法忍受在「一邊肆無忌憚地辱罵著你的出身,一邊又以文明與先進自居」的社會生活下去,文末並表示「真誠地告訴想來台灣求學的學弟妹兩個字,別來」。
對於文章第一點「你們不納稅,憑什麼加入健保?」台灣人民的質疑,張逸帆於文章中表示,「外籍生納稅了嗎?」,並提出自己櫃子裡那一堆統一發票用意的質疑,表示若要所得稅才算納稅,「沒問題啊,那你開放給我打工、當助教、當RA的權利,我絕對一分稅都不逃。」張逸帆表示。
我國司法院大法官對言論自由之解釋
我國司法院大法官在釋字第509號解釋文中的說明,言論自由是人民的基本權利。憲法第11條有明文保障,國家應該給予最大限度的維護。而為了兼顧個人名譽、隱私及公共利益的保護,法律還是可以對言論自由「依其傳播方式做合理的限制」。因此,現實世界中法律對言論自由的保障和規範,同樣適用於網路世界。
言論自由限制
現代民主國家比較常使用的言論自由限制方式是「事後懲罰」。其是指對人民發表的言論,不給予事前干涉,但事後若是發現該言論有觸犯法律規範,或是損害他人利益的時候,政府就會要求行為人負起相關法律責任。
從限制的對象來說,可將言論自由分為兩種:
針對言論內容的限制:是指限制某一種類型的內容,或某一個觀點的言論,目的是限制言論傳播的影響力,例如:限制色情網站的接觸。
非針對言論內容的限制:是指限制言論表達的方法或管道,例如:情色電視節目的播映時段、集會遊行的時間、地點等進行管制。
網路上的言論自由之限制必須考慮網路言論的匿名性、傳輸快速性以及無國界性三種特性。
《取自教育部大學通識教育課程-資訊法律》

來源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A8 ... E%86-111400971.html

 樓主| 發表於 2015-12-5 23:30:02 | 顯示全部樓層
記得在去年的時候,還是前年的時候,就已經鬧過一次,當時我就想說,為什麼要把陸生區別開,不是就是講公平正義麼,就應該和外籍生一樣對待,費率要討論就討論,只是變外籍生也跟著一起被檢討了,沒陸生出現前,從來沒人有要檢討外籍生的健保費用。很多人說陸生沒納稅,那平時他們買的東西都是免稅的商品麼,外籍生還可以打工從台灣賺錢,陸生可都不能工作,基本上就是純消費,台灣的學生又幾個是有納稅的。
現實中有詢問過陸生,確實就是想早點完成學業早回大陸,不想在台灣逗留,他們來之前肯定是帶著憧憬和嚮往來的,回去的時候相信心裡多了一份台灣的“民主”的理解,真是哭笑不得。

就等著看吧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發表於 2015-12-6 10:41:30 | 顯示全部樓層
台灣有些人老是說大陸學生加入健保來看病,心裡扭曲什麼都不懂,人家是來讀書的不是來看病的。如果以商業立場來說陸生加入健保是賺錢的不會虧的,除非是帶病投保故意生大病才來台灣的。就好比如我們買商業保險一樣年紀輕的人風險小保費便宜.年紀大的風險大保費貴。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册

本版積分規則

Archiver|手機版|新住民大陸配偶論壇

GMT+8, 2025-8-6 01:41 , Processed in 0.050865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